如今,“社恐”一词已经成为生活中常听到的词汇,大家总爱用这个词来描述自己性格内向、害怕社交的心理状态。然而真正的社交恐惧症属于精神疾病焦虑障碍的一个亚型,社交恐惧症与性格内向二者并不能完全等同。
社交恐惧症与性格内向有什么区别
面对人际关系的压力,社交恐惧症患者与性格内向的人都会表现出害怕社交,这导致二者很容易被混淆。区分社交恐惧症和性格内向,主要看这三个关键点:
第一,情绪的高度紧张。社交恐惧症患者在社交时容易过度紧张、担心,长时间处于惧怕社交的心理中,持续时间达半年左右。
第二,行为表现的异常。社交恐惧症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发抖、结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脸红、尿频、拉肚子等症状。
第三,社会功能的损害。社交恐惧症患者会极力回避大多数的社交场合,明显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导致学习或工作任务无法完成。而性格内向的人可能只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感到紧张害怕,如开会、公开演讲等,并不会影响日常的人际交往。
需要注意的是,社交恐惧症并不是由性格决定的。内向的人在公共场合不一定会感到恐慌,外向的人也可能因为有挫败感的社交体验而患上社交恐惧症。
适当增加社交可缓解焦虑
有人问,让社交恐惧症患者经常置身于社交场合,让患者习惯社交,疾病能治愈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患者愿意主动尝试,在自身可接受范围内适当增加社交情境,可能会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果强行将不愿意社交的社交恐惧症患者置于社交环境中,则可能损害其社会功能,加重患者对社交的恐惧。
其实,社交恐惧症患者会回避大量的社交场合,比如有的患者担心演讲,就会尽量拒绝所有的演讲,长此以往他会觉得演讲这件事情特别可怕,肯定会出丑。但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患者并没有机会去验证自己在演讲过程中不会像他预想的那样尴尬、出丑,并且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件事情。失去了验证的机会也等于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救的机会。因此,对于有社交恐惧症的患者,要适当地增加社交的情境、人群,从而帮助自己更好地缓解社交焦虑。
治疗方法
在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时,社交恐惧症患者首先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能行,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内去尝试社交,验证自己的能力;然后可以通过深呼吸进行放松训练,缓解自己的焦虑。
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缓解症状,就需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通常来说,治疗社交恐惧症可采用如下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因对他人评价过分关心而害怕社交的人,可通过这种方法来消除对于社交与焦虑恐惧反应之间的条件性联系,在此过程中调整认知,改变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抗焦虑类、安定类药物,但服用药物的种类及剂量需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不建议擅自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