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退让 抵触警觉 固执自私 信任互惠
受访专家: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汤永隆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与他人的互助合作。因此,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分别持有何种态度,决定了他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与人互动。基于这种假设,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伯奈依提出了四种基本人际交往心理模式,可以概括大部分人的交往心态和行为。
模式一:我不好—你好。也被称为“自卑者模式”,主要表现为对他人一味地恭维、退让、妥协、讨好,把别人的需求放在个人需求之上,总觉得自己“不配”,羞于甚至恐于跟他人交往,严重的可成为社交恐惧。一般认为这种认知状态根源于童年经历的无助感,导致成年后仍习惯于顺从他人,少有自我主张,总希望博得他人赞赏。
模式二:我不好—你也不好。这种模式中,个人对自我的认知较低,看不起自己,但他们也看不起别人。对人际交往采取漠视、抵触、反抗的态度,心理上比较孤独,也没有真正的好友。成因可能是过去遭受过伤害,一方面容易放弃自我,另一方面出于自我保护对他人保持警惕。
模式三:我好—你不好。他们自视过高,常以自我为中心,看不起别人,习惯将人际交往中的失败归咎于他人,常导致固执己见,也被称为“自负者模式”或“偏执者模式”。这些人一开始可能会因为比较“出众”而吸引人,但最后都会因为过于自私而众叛亲离。
模式四:我好—你也好。这种类型的人愿意相信他人、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也能良好地接纳自己,始终保持积极、乐观、进取。在社交中追求双赢,是成熟、健康的人际交往状态。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汤永隆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人际交往顺畅与否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是其中之一。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交换”。人没有办法完全满足自己,即便物质条件再好的人,也会有从他人身上寻求良好反馈的心理需求。所以,人与人的交往虽然不一定是功利性的,但必定存在各自需求的交换。
如果“我”的物质与精神所得都相对充裕,对他人所求不多,通常就会形成“我好—你也好”的交往模式;若“我”的状态是部分需求得到满足,却存在认知偏差,过高看待自己,过低看待别人,总觉得是在给予和施舍,或可形成“我好—你不好”的模式;如果“我”拥有的物质和精神满足都不充裕,属于“我不好”的状态,最终将倾向于哪种交往模式,会更多取决于个人性格等其他因素影响。比如,低自尊的“我”总会担心无法满足他人,难以交换到良好的评价和对待,便更倾向于努力讨好、迎合。
汤永隆说,交往中只要有“不好”的存在,就意味着关系可能进入恶性循环,给交往的一方或双方造成心理压力,导致自身的孤独、失落,委屈、“社恐”,也可因太过自以为是而造成人际冲突。
理想的社交状态是“我好—你也好”。汤永隆建议,一是应当让自己变得更好,通过个人努力满足物质需求、充实和丰富内心世界。只有自己充裕了,才有余力去利他、释放善意。二是学习一些沟通技巧,很多人也许并非恶意看待他人,但是总会弄巧成拙,让别人觉得不便、尴尬,向“社牛”或看书学习一些社交技能,有助消除隔阂、化解难堪等。三是找到与自己同频、契合的人。人际沟通是双向的,“我”努力释放的善意能否被对方接受,有时并不可控,我们也不可能为了双赢而无底线地改变自己。所以,为了双方都享受其中,找到“对的人”也很重要。(记者 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