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定义人设,能避免精神内耗?
现在,年轻人最常提起的四个字母是有些拗口的搭配:“MBTI”(一种自我报告式人格测评工具)。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与MBTI有关的话题层出不穷,“i人最完美的周末法”“当e人去露营有多嗨”,陌生人一见面,不再问你姓名几何,而是问:“你是i人,还是e人?”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MBTI成为年轻人的社交符号。通过展示测试结果,年轻人寻找同类、重塑规划,杜绝无效社交。网友借用MBTI进行自我标榜,探讨中外名人中谁是e人,亚运赛场上的i人明星……如此看来,不少人都掉进了“MBTI”的定义里。但标榜这样的人设,真的能避免精神内耗,换来更加释然的生活吗?
70年后走红
MBTI虽然近年来才在网络世界收获极大声量,但其概念与测量模式发展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据官方资料介绍,MBTI属于一种自我报告式的人格测评工具,能够测量人在“获取信息”“决策”“生活态度”等多方面的表现从而将人分类为16种不同的人格类型。
德国心理学家荣格在1921年发表的《心理类型》一书中,将人的性格分为一般态度类型和功能态度类型,一般态度类型可以用内倾-外倾进行衡量,也就是现在被频繁提及的i人和e人,而功能态度类型中,则根据人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将人分为直觉型和感觉型,也就是MBTI第二个相对的维度“N-S”。除此以外,荣格认为人在做决定时会呈现出理性-情感的不同倾向,在MBTI中从属于第三个维度“T-F”。后来的研究不过是在此基础上做了补充,通过将人的性格分为计划型和随意型,确定了MBTI的第四维度“J-P”。据此划分,人表现出16种人格类型,具有不同的特征。例如“INFP”被称作“小蝴蝶”,这种性格的人在生活中会表现得天真烂漫,在艺术创作领域可能表现出更高的天赋,而“ISTJ”则被称为“卷王”,他们对自我要求高,做事有计划,常常表现得更为自律。这种测试一直未受到广泛关注,直到20世纪中期,才被应用于医院、企业等大型组织的人才选拔过程中。因此,现在通用的MBTI报告在分析性格结果以外,也会对测试者适合从事的职业类型进行推荐。
从去年开始,原本作为企业测试工具默默无闻的MBTI一跃成为社交网络上最红的话题。各平台的年轻人,纷纷晒出自己的测评结果,还分享起作为“i人”“e人”的生活体验,更有甚者,以MBTI为筛选标准开启了网络交友。
为何在今天,一个测试能够走红?其实这一幕似曾相识。互联网方兴未艾之时,出现的各种心理测试网站,微信小程序不断走红的“测测你到底是《甄嬛传》里的谁”,以及前两年火爆全网的社牛社恐网络热梗……说到底,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心理暗示和社交需求
从性质而言,这样的测试都存在一定人设的心理暗示,与此同时,还切中了当下人们更深层的社交需求。
古往今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身在社会的人都面临一个有关自我的永恒话题:我是谁?互联网媒介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还让接触网络的人看到了生活的更多样貌,但与之相伴的,还有借助网络对自我形象的矫饰,以及扭曲的焦虑和比较。
当人们将目光过多投向社交网络上呈现出的完美形象时,自身也离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越来越远。而MBTI作为一种性格测试,不仅能通过详细的题目让人反观自身在生活中的表现,还能以简明形象的测试结果帮助测试者定义“我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有许多测试者表示,在做过MBTI测试之后,才发现自己日常天马行空的想法其实也是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甚至有人选择在不同时期进行MBTI测试,以观察自己生活状态和性格的变化。在互联网将人挤压得越发“原子化”的同时,迅速走红的MBTI也及时提供了一个自我确认的契机,即使测试结果不能涵盖人的所有行为表现,但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清晰而有趣的形象,并为人的性格行为提供了更为详细而充分的解释,在这一过程中,年轻人寻找自我的需求与MBTI本身相互迎合,共同推动其成为新时代标榜自我的时尚标签。
除了认识自我,MBTI在当下还发挥着一个更重要的作用:认识他人。MBTI极大缩减了年轻人的社交成本,只要交换四个字母,就能迅速开启一次热烈的讨论,如果同为“i人”或者同为“e人”,就意味着兴趣相投、能产生共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更有甚者,将MBTI列为筛选社交搭子的标准,围绕MBTI组织K歌、徒步等社交活动。其实,从交换星座到交换MBTI,年轻人的社交始终无法脱离对流行元素以及共同点的认同。MBTI也推动形成了一种更为“短平快”的社交模式,它为年轻人提供了一套高效理解他人的标准,并恰好切中了其深层的交往需求:简单、快乐、无负担的交友。
是否真实不再重要
以MBTI作为社交准则并不是百试百灵,就MBTI最常被使用的第一个维度i人和e人而言,也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人们会因为所处环境而改变社交状态,在社恐的i和社牛的e两种社交态度中灵活切换,网友戏称其为“社交牛杂症”。
在综艺节目《荒野会谈》中,李雪琴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人可以完全没有社交吗?人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间歇性孤独可能是一种享受,但是永恒的孤独只能导致荒芜,往往只有在喧嚣之后,独处才显示出宝贵的价值。所以,i人不会也不可能永远做社恐,“生活不易,为i做e”才是常态,“为i做e”是关于MBTI的另一个热梗,它是指内向的人因为热爱等原因,会强行把自己变成一个外向的人,网友们认为它非常形象地表达了i人克服尴尬,为爱付出的心路历程,被戏称为i人的最高礼遇。
在很多话题讨论里,网友都把e人当作显眼包,社交悍匪。这其中,既有觉得他们独出心裁、抓人眼球的称赞,也有认为他们没有边界感、丢人现眼的指责。尤其是部分自媒体博主打着e人的标签做一些缺乏边界感的社交挑战,让显眼包变成了没礼貌。
但是e人就一定想做显眼包吗?MBTI的流行,让e人的标签在日常生活中被赋予活跃气氛的期待,大到电视节目舞台小到家庭聚会,e人都容易被cue“整活”,这也令很多e人颇感头疼,当场变i。这是因为即使是外向型人格,也有自己习惯和依赖的社交方式,而且不同的社交场合需要不同的社交技巧,所谓的e人也不是能在所有的社交场合中都游刃有余,遇到不熟悉的环境和不感兴趣的话题也会感到疲惫,这是人之常情。
“测试本身的信度和效度也经不起检验,同一测试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心境下时常会出现不一致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测试结果,所依据的简单的四种分类维度也并不能描述人物的多面性和社会交往的复杂性,MBTI测试题中所勾勒的测试场景大多语焉不详,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心情,可以让测试者联想出完全不同的场景。比如,近期喜欢的电影上映了,那么对于是否出门的选项中,个人意向就会倾向于出门,但测试者平常可能并不是喜欢出门的人,诸如此类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时i时e,常测常新。”国家心理二级咨询师李聪颖表示。
MBTI作为一种流传甚广的社交名片,不再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测试,它的价值更体现在社交活动中,被用来打开社交局面或者寻找社交伙伴。此时它承载了人们的社交期待和自我展示的需求,不仅仅包含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还包括我们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在具体的场景中,我们决定自己要呈现什么样的形象。如此一看,它是否真实也就不再重要。
“我们还要警惕,避免盲目听信。”文化学者苟瑞雪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在Z世代中广为流传的“MBTI”测试与其追求“不被定义的人生”的态度,存在悖反之处。对于眼下MBTI的热度定性,似乎止于网络狂欢更为妥帖。倘若太过当真,也恐怕会忽略了个体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年轻人不需要被MBTI束缚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更不需要把它当作社交圣经,也没有必要依据它的结果来调整和规训自己。追求高质量的社交圈还是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内心,保持心态平和,找到自己的社交节奏。(大众日报 记者 田可新 本报实习生 王岩 常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