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和高发,且存在低龄化的趋势。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客观地说,虽然引发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点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教育方式方法与时代发展不匹配。吃饱穿暖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孩子的需求,他们更关注内心感受和自我实现。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标准,如讲道理、指责、讲条件、宠溺、恐吓,在不同程度上会破坏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破坏孩子成长的自主性,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相对于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我们认为,以尊重、理解、接纳为核心的共情陪伴更能帮助成人读懂孩子,满足其心理需求,并最终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共情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概念,指的是和他人一起感受,在情感上与他人产生共鸣,将自己与他人相联系的情感性应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共情是心理咨询中最高级的咨询技术之一,真诚而准确的共情会对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使来访者感受到安全与自由,进而促进咨询效果的产生。这一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适用。
能够被准确共情的人往往会感到被理解、接纳与尊重,内心感受到温暖、舒适、安全与放松。因此,如果父母和教师能够以共情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地也会对自己产生接纳与认同,会更积极、主动地完善自我,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学会平衡人—己、人—人、人—事、人—物之间的关系,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而这些正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体现。
共情陪伴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和父母都能学会的态度和方法。自 2008年以来,我和团队在全国上千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开展实践研究,通过提升教师和父母的共情能力来温暖和影响孩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2年,我将共情陪伴相关理论和方法整理成了《最爱不过我懂你》这一专著。下面我就其中的“共情陪伴五步法”做点分享。
第一步:停
停是共情沟通的准备阶段。没有停,就很难实现真正的换位思考,也就难以产生有效的共情。需要“停下”的层面有三个:
第一个是物理层面的停,也就是停下手头的事情,全身心去关注孩子。这个停会传递给孩子这样一个信号:你很重要,我想和你交流。这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慢慢放下戒备,敞开沟通的大门。
第二个是认知层面的停,也就是放下固有的价值判断,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我经常会和老师们强调:当两个孩子之间发生冲突,不要因为某个孩子平时淘气,就认定又是他的错。教师要蹲下来冷静地问孩子:“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事情了吗?”这种不偏不倚的态度,会让孩子感受到被信任,每个孩子都会大胆表达。
第三个是感受层面的停,也就是停下来觉察一下自己此刻的情绪是什么,是愤怒?是害怕?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当一个人处于强烈的情绪状态时,“理智脑”会失去控制,很容易陷入情绪化表达,因为生气而攻击,因为害怕而指责。要做到共情他人,首先要对自身的情绪保持良好的觉察,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才能放空自己,去感受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感。
第二步:看
准确的共情不是来自主观臆测,而是来自对信息的全面收集。看,是收集信息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看的内容有两项:第一项,看情境,也就是看看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在场。要知道,一个人的行为并不是孤立发生的,除了受个性特点影响外,还很容易受环境中其他信息的刺激,尤其是对孩子来说。
第二项,看表情和动作。人际关系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也就是说透过动作、表情所传递出的信息,是言语信息的七倍还多。当一个孩子捏着衣角说“我不怕你”,他更真实的情绪其实是害怕。但在实际生活中,家长、老师往往都是从“言语”的角度去跟孩子互动,让彼此隔阂越来越深。因此,在共情陪伴的过程中,要通过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更好地了解孩子语言背后的真实情绪和心理。
在“看”这一步,还有一个基本原则需要把握,那就是积极关注。用适当的目光接触来表示“我想听你说”,加一些轻微点头等肢体动作,表示对孩子表达的认可,让孩子有继续说下去的欲望。
第三步:听
听和看都属于收集信息的环节。这里的听是倾听,不要只用耳朵,更要用心。
很多家长和教师在听的时候,常会犯以下几种错误:第一种,听而不闻,通常表现为人在心不在,看似在听着,实际完全不知孩子在说什么;第二种,听而不专,就是敷衍地听,一边听一边忙,不做眼神交流,这会让孩子感觉你对他一点都不重视,影响沟通效果;第三种,听我想听,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地听,只沉迷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不在意孩子想表达什么,这种听不但只能收取到片面的信息,还会让说的人失去说的欲望,阻碍沟通交流。
而真正有效的听,是完全性倾听。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安静倾听,不打断孩子说话;第二,用心观察,看孩子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是否一致;第三,共情回应,反馈听到的内容与感受;第四,只听不评,不分析对错;第五,保持耐心,让孩子自由、尽情表达;第六,体察孩子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如果我们能够完全放下自己,不带任何评价和批判,充满好奇和信任地去倾听,孩子不仅会更加信任我们,愿意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自己也会变得柔和而有力量,能够给到孩子真正的共情回应和有效支持。
第四步:说
说是共情回应的常见方式,指的是通过行为和语言对孩子的情绪和想法进行积极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
共情回应的技巧有三个。第一个是内容回应,就是重复所听到的孩子表述的内容,或者把看到的事实描述给他。例如我在《最爱不过我懂你》这本书中,曾举过这样两个例子:
孩子:妈妈,妹妹是个坏孩子,总是把我的书画得乱七八糟。
内容回应:妈妈听到你说,妹妹把你的书画乱了。
5岁的成成学拍皮球,怎么也学不会,把球扔在地上,哭了起来。
内容回应:你很努力地在学习拍球,但怎么也学不会。
在使用内容回应时,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一定要放下指责和评价,只如实地描述内容。
第二个是情感回应,就是对孩子所说内容背后的情绪情感进行回应。情感回应既能让孩子产生更高层次的共鸣,也能有效帮助孩子提升情绪识别和理解能力。以上述两个案例为例:
孩子:妈妈,妹妹是个坏孩子,总是把我的书画得乱七八糟。
情感回应:你感觉很生气。
5岁的成成学拍皮球,怎么也学不会,把球扔在地上,哭了起来。
情感回应:你感觉很受挫。
父母不用担心自己对孩子情绪的回应够不够准确,只要保持真诚的态度,哪怕说得不对,孩子也不会觉得不舒服,反而会真诚表达他的真实感受。
第三个是行为回应,即当孩子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动作来回应。如,在孩子特别难过时,给他一个拥抱。父母跟孩子的肢体接触既能帮孩子控制自己,使其不做一些过激行为,也能转移他的注意力,平复他的情绪,同时传递出一个信号:“爸爸妈妈一直在支持我”。在日常生活中,这三种技巧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第五步:做
做是共情陪伴五个步骤的最后一个,但并非必要的一个。从人本主义心理学来讲,我们更注重共情回应部分,因为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有向上生长的生命力,有自我成长的需求,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渴望。当他被理解和接纳后,就会激发出这些力量,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但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孩子,受认知经验少的影响,他们有时会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需要我们给予一些指导。不过,在给予指导的时候,我们要把握好以下四项原则:第一,不要急于让孩子抽离情绪;第二,不直接代替孩子解决问题;第三,不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第四,允许孩子进行失败的探索。
以上就是共情陪伴的五个步骤。当我们带着意识去觉察和行动时,共情能力就会慢慢提升。当然,共情陪伴是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果把它看成是一座冰山,这五个步骤仅仅是海平面之上的冰山一角,或者说是“法和术”的层面;而海平面之下底层逻辑和内在要素才是父母和教师能否化“知道”为“做到”的决定性因素,是“道”的层面。但不管怎样,不断地练习和用心感受是必经之路。
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预防和减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共情陪伴恰恰能够通过“共情”,让亲子和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高效,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让孩子的成长更有力量,心理更加健康。(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心理与健康》杂志特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