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在做一件事时,起初很热情,但没过多久就失去动力。譬如:想学尤克里里,买了一把琴,练一下觉得手疼,便放弃了;想要减肥,买了一条跳舞毯,跳一下觉得太累,又放弃了;想要学习拍摄“微电影”,买了一台稳定器,调试起来太麻烦,再次放弃……像这类做事仅凭“心血来潮”却又“虎头蛇尾”的态度,常被我们称作“三分钟热度”。
那么,为什么我们开头很兴奋,尝试一段时间后就感觉没意思了呢?也许,这并非是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而是短暂的兴趣,与体内的“多巴胺”有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晓霆解释,人在幻想或规划的时候,人体会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让我们感到喜悦,可当事情真正发生了,需要为之付出努力了,自己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甚至会感到无聊——可见,“多巴胺”就像是一种奖励机制,它所带来的快乐也是转瞬即逝的。
其实,想要坚持达成某个目标,最省力和高效的方法就是让“行为”变成“习惯”,而帮助我们养成习惯的是“大脑皮质”,它负责思考和掌控我们的行为。换言之,如果想要持续做一件事,就需要说服“大脑皮质”:我为什么要坚持?这会给我带来什么益处?“大脑皮质”被说服之后,才能指挥自己开始行动,直到变成一种习惯、一种潜意识,每天可以不假思索地、毫不费劲地去完成这件重复性的任务。相反,倘若这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做了也不会带来多大的成就感,“大脑皮质”就会逐渐松懈直至放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还等什么呢?赶紧行动起来,向着更美好的自己出发吧!(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