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给我一个理由忘记
——情绪性记忆的定向遗忘
有些事情需要我们主动去忘记
“打个响指吧,他说,让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一部颇具质感的年代剧情片《漫长的季节》将许多人的目光拉回了20世纪90年代的东北小镇。在剧中,因由一起悬案,将所有人物的生活困在了九十年代的秋季,溺水少年王阳更是成了萦绕在父亲王响记忆中无法抹除的一道伤痕,此后的十几年,每当父亲午夜梦回,湿漉漉的王阳似乎就会坐在餐桌旁边,两人的手紧紧相握,好像梦里用力握住他的手,离去的少年就会回到自己的身边。经常会有人劝说头发斑白、年逾六十的父亲王响“放下”,个中滋味,唯有自知,痛失所爱的哀伤记忆,会是越努力就越能忘记的吗?近年,邱娟等人(2019)围绕“越努力遗忘是否就越能忘记”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近年来,伴随着外部环境的灾难、动荡与创伤性记忆,定向遗忘的心理机制研究成为记忆领域颇受关注的新兴研究课题,尤其是情绪性记忆相关的研究。定向遗忘,在心理学上是指由主试的“忘记”指令引起的记忆内容受损现象,强调遗忘的指向性和有意性,通俗来说,指的是忘记某件特定的事情。关于这个现象最经典的莫过于“白熊效应”实验——“千万不要去想一头白色的熊”,当实验者发出这个指令,参与者的脑海中反而会浮现出白色熊的画面;而情绪性记忆,则是指对曾经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比如童年去游乐园过生日时愉快的记忆、创伤事件留下的悲伤和痛苦的记忆。
为何有些东西让我们难以忘记
在以往研究中,许多因素都被证明会影响定向遗忘的效果。其中,情绪已被证明具有记忆的增强效应,会通过增强信息的编码和巩固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简单来说,一本妙趣横生的故事集往往比枯燥无味的流水账更容易让你记住,往日时光里的某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纪念日总是会比一个平凡的日子更让人记忆深刻。杨文静等人(2012)通过实证研究对定向遗忘心理机制展开讨论,结果表明,负性情绪会干扰定向遗忘效应,相比于中性材料,参与者更不容易忘记负性材料。
动机强度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潜在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对某些记忆会有着更强烈的遗忘动机,但往往许多人在经历过创伤性事件或意外变故后,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将脑海中痛苦的记忆抹除,以致积郁成疾,引发诸多身心疾病。考虑其复杂性,研究者分别对语词性材料和图片材料的定向遗忘加工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语词性材料中,研究结果总体呈现努力程度越高,定向遗忘效应越大的特点;而在图片材料当中,情绪性图片总体定向遗忘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此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在高、中努力程度条件下,参与者并不能够有效遗忘,而低努力程度会最有利于负性情绪图片的主动遗忘。
研究者认为,首先,图片材料更适合无意识加工,有意遗忘的效果不佳;此外,更重要的是,图片材料在记忆上有天然的“优势效应”,视觉和语义双重精细加工都会参与到记忆过程中。也就是说,当我们记忆一幅图像的时候,不仅是看到了这幅图像,语义加工还会辅助我们进一步细化这个过程,比如说,当看到一幅小狗的图像,它的图像语义除了自然语言单词“小狗”之外,还会呈现“金毛犬”这类表示属性的符号,这就导致图片更加容易被记住。而当人们用高努力程度去忘记时,这个过程实际上会使得记忆加工更深入和精细。
面对创伤性记忆:向前看,关注当下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浑身湿透的少年总会“闪回”父亲脑海中的原因:剧情的另外一幕,父亲王响配合警方辨认溺水者身份时,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儿子的模样,被打捞上岸的王阳双目紧闭,侧躺在草地上,沉默着,这是一种无论父亲如何呼喊都无法再唤回的沉默。这一幕,永恒定格在岁月长河之中,也定格在父亲的脑海中,如同一幅越努力去遗忘,铭刻在记忆里程度就越深的图像。
在剧情的结尾,铁轨与郁郁葱葱的玉米地一同铺满整个屏幕,向前延伸去,像是没有尽头。火车驶过,意气风发的火车司机王响扳动器械,无尽的绿色中伴随着长鸣的汽笛声,身后,头发花白的王响追逐着年轻时的自己,放声大喊着“向前看,别回头啊”。
向前看,别回头,是啊。
创伤性事件之后,人们总是最难与“遗忘”二字和解,似乎忘记会成为一种背叛,像是《寻梦环游记》里说的那样,记忆是生命的延续,只要被深深地记住,逝去的人便不会在另一个世界彻底消失。因此,在面对这部分记忆时,内心的对抗、冲突总会格外强烈些,非常容易困在精神的痛苦循环之中,身心俱疲。不过,也许研究的结果想要告诉我们的正是,面对创伤性的记忆,我们的关注点如果放在“不应该做什么”,痛苦反而会一层层叠加,而当我们着眼于“可以去做什么”,才会有力量拨开生命的阴霾,重新点燃对生活的希望。
也许,并不需要努力地遗忘,也不需要努力地对抗,生命的长河会永不停歇地向前流去,不要拒绝踏入这条河流。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像时过境迁后王响所体悟到的那句“向前看,别回头”,卡巴金亦在《多舛的生命》里安抚过创伤中的求助者,那便是——“此刻,是你的唯一拥有”。关注当下,着眼未来,漫长的季节终于过去,白雪皑皑之中,会再度迎来希望的新生。(王雅玉/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中国网心理中国特约《心理与健康》杂志供稿 网址:http://psy.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