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可爱!太棒了!”进入大儒心理咨询中心大门,映入眼帘的各式毛绒玩具让几名年轻的美国学生顿时兴致勃勃。“这是我在美国没有见过的,这给人一种很温暖,很受欢迎的感觉。”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21岁的学生莎拉·夏皮罗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6月11日,由全国青联权益部主办的“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旗舰活动健康卫生主题交流继续在北京进行。近30名来自美国教育和卫生界的教师、学生和从业者走进了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大儒心理咨询中心,考察中国心理咨询机构的发展情况。
在参观过程中,一台外观类似按摩椅连接着显示屏的器械引起了参观者的好奇。工作人员介绍,这是HRV(心率变异性)身心反馈系统,来访者只要戴上指夹,就能检测出压力指数、放松度、协调度等指标,而这个“按摩椅”名叫“智能减压舱”,坐在里面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萨拉自告奋勇地戴上指夹,坐进减压舱,“哇,还能按摩!太酷了!”她欢呼道。
“我能看到自己的心跳、焦虑程度和放松程度,这真的很酷。我以前坐过按摩椅,但从来没尝试过这样的减压舱,感觉完全不一样。”她对记者说。
萨拉还对咨询中心的直播间印象深刻。她说,自己此前从没见过心理治疗师在直播间帮助患者,“美国的心理治疗师会使用远程视频的方式在线治疗。但直播这种方式很新颖,可以让人们更容易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
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学生莎拉·夏皮罗正在体验大儒咨询中心的HRV身心反馈系统。主办方供图
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咨询服务与健康副院长尼古拉斯·平克托告诉记者,通过参观和交流,他感到,中国很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投入了大量资源和努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他说。
尼古拉斯·平克托告诉记者,在参观和交流中,他看到了中国和美国心理咨询机构的一些相似和不同,这种发现让他觉得“很吸引人”。
他说,自己所在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了HRV(心率变异性)身心反馈系统等相似的设施,因此在中国的心理咨询中心看到相似的服务“并不意外”“很熟悉”。他发现中美心理咨询服务面临着相似的挑战,“我们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寻求帮助者的病耻感,尽量让他们感到舒适,并信任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区别”:“在美国,心理咨询服务是以更孤立、更私人,带有市场竞争的方式提供的。然而在这里,人们在努力将其规模化和集中化。”
他认为,两者都有各自的长处。“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可能带来创新,但也有可能导致更多的乱象。集中化、系统性的管理更便于掌控和了解机构的运作情况,并规模化发展。这两种选择都有好处,但也都有不同的投入和成本。”
下午,美国青年们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的温晓通教授、李洁副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中心的周莉教授介绍了该校心理学系的历史和现状、中国心理健康促进概览以及该校开展的朋辈心理咨询项目。
作为美国青年代表,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西方学院向上跃进项目协调员米歇尔·埃尔南德斯从个人经历出发,分享了美国校园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随后,双方就“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标准”“如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中美青年可以为促进全球青少年心理健康一起做些什么”等话题进行了开放式对话。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西方学院向上跃进项目协调员米歇尔·埃尔南德斯代表美国青年发言。主办方供图
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和美国青年就青少年心理健康话题进行开放式对话。主办方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记者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