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身心相融:体育助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身心和谐、育体与育心融合充分体现了以体育人的本质特征。如何遵循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开展育体教育,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议题。
一、体育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系
蔡元培先生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格的形成、发展中,自我意识起着调节、监控和矫正的作用。可见,促进自我意识发展是健全人格的落脚点。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等特点。儿童在与环境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具体表现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种形式上,而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由此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育体与育心融合得以实现。
二、体育助力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依托
(一)根据学生特点构建体育课程
自我意识不仅包括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还包括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因此,体育课程本身不仅要作为强身健体的载体,还需要凸显健全人格的特质,要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
构建趣味性体育课程。童年趣味最是真,有趣的课程内容会提升运动兴趣的品质。如体验移动性技能“追逐跑”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可以利用相关器材创编趣味田径技能学练课程,刺激学生产生探究、参与“追逐跑”的心理倾向,形成促进身心健康的内驱力。
构建融合性体育课程。新课标提出“关注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体能与技能、学练与比赛、体育与其他相关学科等方面的有机融合”。通过融合性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评价,自觉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通过开展“大丰收”为主题的体育与劳动实践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协调性、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等体能,培养自觉劳动、吃苦耐劳和责任担当等意识。
构建生活化体育课程。在众多的运动项目或健康知识中,能够让学生心生喜爱的,肯定符合学生身心规律,同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联。设计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根据不同水平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生活实际设置健康知识,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健康与安全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形成积极的自我管理意识。
(二)信息化赋能体育课程新样态
信息时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体现时代特征。例如,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参与的体育课,将线上游戏与线下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维度、多形式的参与方式,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更加丰富和立体的运动体验。通过举办线上线下联动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信息和动态,同时也可以不受空间和场地的约束。研究表明,校外体育锻炼水平越高,自信水平越高;体育锻炼能力越高,其自尊心越强,自信水平越高。开发线上线下立体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信息化赋能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体育运动形式,它通过多维度、多形式、多伙伴的参与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和立体的体育运动参与,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三)打破体育课程的时空限制
在“双减”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了更广阔的时空,也势必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如课间10分钟体育游戏课程(有的地方称为“窗外10分钟体育时空”),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通过设计易操作、趣味性强的课间游戏及活动,让学生随时随地动起来,身心得到放松。有的学校把校园分区域设计成不同的活动空间,每班选出项目练习的监督员,开展自由练习区和擂台赛。较宽敞的教室门前或者教学楼前由组长带领进行单人或双人小游戏;在空旷的场地上画出跳格子、跳房子运动区域,由各班安全监督员分时间段参与练习;有的学校还在操场周边设置AI“魔镜”锻炼,数字化赋能课间10分钟,学生留下自己的运动足迹,同时还能精准找到同伴进行挑战,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永不服输、敢于挑战的精神。这是一项长线化的操作意义很强的体育新时空课程,其实更是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回归课程。思想开拓未来路径,心中有体育,就会时时有体育,时时能育心。
三、体育助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或多或少需要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德,也或多或少关联着快乐、友爱、乐观等情感意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全面实施“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价值。“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可见其对于发掘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学科地位。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自我意识的“最近发展区”界定在“儿童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通过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而能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这也是体育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理想效应。因此,体育教学应采取合适的策略,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体育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发其自我意识潜能,从而推动“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提升自我认识:创设多种情境,学会自我评价
开展“认识我自己”主题活动。自我认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主要的方面。可设置不同的场景,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如“照镜子”,说说自己的身体外表(生理自我);模拟“遇到礼貌让行的人,我会怎么做”情境,就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支持,提升自我认识。作为课堂的延伸,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互动,引导家长积极努力为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提供最有效的社会支持。
交流某一课程内容的学习感受。例如,交流“青蛙跳荷叶”情境中的身体表现、心理感受,发现能够成为大家榜样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产生积极的快乐情绪,同时感染同伴,被同伴所接纳、认可,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升华自我认识。
针对不良心理的个别化自评。提升自我认识同样不宜一刀切,发现学生产生悲哀、沮丧、焦虑等消极情绪时,需要及时干预。例如,在“助跑几步,在踏跳区起跳”学练过程中,教师设置“不固定起跳点”“较大踏跳区”“上板踏跳”三个不同区域的踏跳区,让学生自由选择练习踏跳。学生小明挑战难度系数较大的“上板踏跳”,屡试屡败,他把失败归于自身的原因,流露出明显的低落情绪。教师此时可创设“小明挑战赛”情境,由易到难,让小明打破自己的纪录,从而自我认识:我是一个不轻易放弃的人!
(二)加强自我体验:营造常赛氛围,品味突破自尊
在“参赛”中感受自我。赛场如战场,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运动的魅力就是让参与者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体育教师在心理学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投身赛场,在真实的情境中PK,可以唤醒多种情感成分。例如,设计多轮足球绕杆跑比赛,不仅锻炼了基本球感和盘带能力,还包含丰富的自我体验,帮助学生以赛促练,在点滴进步中获得成就感,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建立自尊与自信,与技能掌握相辅相成。
在“观赛”中体验共情。新课标对“观赛与评价”提出了量的要求,诸如“每学期通过现场、网络或电视观看不少于8次乒乓球比赛”等。这是提升学生自我意识的大好时机,如布置观看“中国女排1981年世界杯夺冠赛”,可以设计思考题: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场面,这个场面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等,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从中获得“为国争光”“为集体荣誉而战”的自豪感,产生“我也要这样”“我也能这样”的自信。
在“评赛”中升华自我。观看比赛不应该“一看了之”“为看而看”,而需要有“观后感”反馈,不管是课堂交流还是与家人分享,要让学生养成“沉浸式观赛”的习惯,提升评赛的质量层次,更好地升华自我意识。值得一提的是,体育独特的育心效应,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都是面向未来的人格教育,因此需要适当组织评价一些应对比赛失利的案例,引导学生感悟“赢得很勇敢、输得有尊严”,从另一个层面升华自尊。
(三)引导自我调控:搭建活动支架,勤练责任分担
反复体验“从心所欲不逾矩”。“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是体育健康行为目标之一,需要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具体落实,回答好“在什么情境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事实上,自制力差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都缺乏控制能力,易受暗示、缺乏主见,凡事都难以坚持到底,尤其需要关注其自我意识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可以搭建遵守比赛规则的教学支架,如组织“障碍跑比赛”,发现学生抢跑后取消名次,自然地引导学生经历进一步的自我克制、自我教育,不再“犯规”。还可以组织“自定规则”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比赛,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责任,促进学生自我调控。
在真实的困境中学会调节情绪。体育项目的挑战性顺应着学生的好胜心,这是体育引导自我调控的优势。例如,合作跳长绳,掌握边跳边撤的时机、保持避免碰撞的安全空间等,考验着学生在现实场景中的自我调节意识。针对畏惧或莽撞的学生,体育教师的引导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舒服的环境互动中顺利抵达最近发展区,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用同伴示范、幽默纠错、角色互换等方式直面并解决问题。
“下放责任”发展自主探索意识。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自主练习、身心合一、身随心动的自我调控状态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新课标背景下,自我教育是高阶发展目标,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学生的自我责任。因此,体育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给予学生主动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和动力,“我的身体我做主”,下放责任,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例如,在课堂的整理与放松环节,改变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放松活动传统,让学生根据自身放松要求创编并领做整理活动,“我的放松我承担”,以此正向迁移到家庭日常锻炼中,让主动的自我调节意识助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
(《人民教育》作者:曾娴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