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举办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分论坛。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6—16岁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疾病总患病率为17.5%,高于成人的患病率。由此,如何守护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健康成为新课题。从应对现状来看,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领域正面临发病机制未明、早期诊断困难和治疗方法有限等困境。为解决这些难题,还需从医学人才培养、家校社协同早期干预等维度出发,提高外界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认识。从已有实践来看,目前国家卫健委已启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包应用与拓展计划,预计到2025年,这些心理健康服务包将覆盖超300所学校。
6—16岁儿童青少年总患病率为17.5%
提升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心理问题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显示,2020年,在全球10—19岁青少年中,有超过13%的人患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精神疾病。这些精神疾病不仅影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也会对其成长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从国内数据来看,中国6—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总患病率为17.5%,成人的这一数据则为16.6%,由此可见,在精神心理疾病领域,儿童青少年的患病率甚至高于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均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常见病症。
针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当前,国内对精神类疾病有很强的病耻感,许多家庭对疾病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同时,诸多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还存在发病机制未明、早期诊断困难和治疗方法有限等局限性。
具体来看,部分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受到遗传、不良社会心理和教育环境、接触有害物质等因素影响,但这些疾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却并不明朗,且没有特异性药物对症,康复手段也十分有限。对此,陆林认为,攻克精神心理疾病,仍需加强机制研究和多方参与,并实施分级诊疗制度。
儿童精神科医生供不应求
解决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关键环节之一在于相关医疗资源的配套。但从现状来看,国内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仍处于数量不足的状态,这致使部分儿童青少年难以获得有效的治疗手段。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精神科医生数量为6.4万人,占全国医师数量(428.7万人)的1.49%。其中,儿童精神科医生的数量更加稀少。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分享了这样一组数字,我国0—14岁的儿童群体大约为4.2亿人,6—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为17.5%,与之相对的是,全国儿童精神科医生大概仅有500人。
而从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情况来看,儿童青少年就诊的上升比例也是所有群体中最快的。杨甫德表示,目前,儿童青少年已成为各大精神专科医院最主要的服务人群之一。面对这些来自儿童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如何缩小供需间的差距成为关键。
杨甫德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中,对儿童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社工师等岗位的培养均需进一步提速。据悉,为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供给更多医疗人才,国内培养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的高校数量已从原有的4所扩大至超30所。
家校社医院联动守护心理健康
在多位从业者眼中,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只是医疗卫生单方面的问题,同样受到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同样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只有家校社和医院之间形成治疗联盟,对儿童青少年进行综合干预,进行预防为主、健康促进的工作,才能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现有实践来看,部分医院已设置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全程心理健康服务。在幼童阶段,部分医院专门开设了0—4岁孕婴幼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从母亲怀孕,到婴儿出生,再到幼童长到4岁以内,医院可直接提供各种心理健康知识。
据杨甫德介绍,为促进医院与学校间的协作,北京回龙观医院与中小学及大学之间开通了绿色通道,若大中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通过绿色通道,学生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医疗机构的帮助。
除了建立绿色通道,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也在开始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突发应急事件,力求第一时间提供心理干预和心理服务。据悉,危机化解对于预防严重自杀问题有着很大帮助。不少医疗机构近年来都在儿童青少年服务上增加了更多针对性项目。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国家卫健委目前也启动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包应用与拓展计划。据了解,该计划主要由学校心理老师、医疗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心理保健人员提供服务,通过开展心理课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向学生进行干预和辅导。截至2024年7月,该计划共收到了来自329所试点学校的服务包使用申报,预计将覆盖不少于4万名青少年。到2025年,该计划则将覆盖至300所学校。(北京商报记者赵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