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警察网与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委会联合发布《“开学季”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预警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呈现出表现形式多样化、隐匿性强;影响因素多元化,防控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但专业工作机制仍不健全等三大特征。
在中国,约有3000万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曾经或正在受到各种情绪问题的困扰。不良心理健康状态不仅会诱发青少年“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等“四无”表现,制约个体成长,更可能对家庭团结、校园安全、社会稳定等多领域发展造成潜藏性的长期影响。
关注青少年情绪和心理健康,已刻不容缓。
青少年的情绪有哪些特点?
1.情绪体验会逐渐丰富而细腻
比如对喜欢的事情会非常热衷,对取得成绩会感到骄傲,对不平的事会感到愤怒,对他人的言语、态度、表情及行为都会非常敏感。
2.情绪反应强烈,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
许多家长都会形容“家里的孩子像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着”。
3.情绪转换快,稳定性差,容易出现两极分化
前一秒兴高采烈,后一秒痛哭流涕,有的孩子会说“我的情绪乱窜”,这与他们的自控与调节能力在增强及激素水平有关,同时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学会控制与调节的同时,他们的情绪情感有时也不会完全外露,带有较强的隐蔽性,这就给老师及家长早期发现青少年情绪问题带来了困难。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既有共性因素,也有个体差异。
主要有:
个体的生理因素、人格特质、应对能力、需要和动机、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准确归因是实施针对性心理服务的前提。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什么?
1.自尊问题
在青少年期间,孩子们开始逐渐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对自己的外貌、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等方面产生了更多的自我意识。自尊问题往往是许多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2.焦虑和压力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常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学业上的竞争、频繁的考试以及对未来规划的迷茫,都可能成为他们焦虑和压力的源头。
3.社交障碍
在青春期,社交关系的变化以及对自身的重新认识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社交障碍。有些孩子可能会孤立自己、缺乏自信、与人沟通困难、害怕公共场合,长期的社交障碍会对青少年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4.抑郁情绪
青少年期的情绪波动较大,他们可能经历一些情绪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抑郁情绪。这种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孩子的学习能力下降、兴趣减少以及对生活失去兴趣。
5.网络成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普遍面临着网络成瘾问题。沉迷于电脑游戏、社交网络等会打破孩子日常生活规律,造成饮食不规律、睡眠减少和身体虚弱,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科学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应提高“早期识别”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缺乏自信心、缺乏决断能力等低自尊的表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孩子:
提升青少年自尊:鼓励孩子多参与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比如体育运动、音乐艺术等,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自信心,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
注重肯定和鼓励:作为孩子亲近的人,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赞扬和鼓励,及时赞扬他们的进步和成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2.应对这些焦虑和压力,要做好以下两点:
教导青少年掌握良好的时间管理技巧:教导孩子如何合理规划时间与分配任务,采用高效的时间管理策略,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率完成学业任务、重要的学习任务先完成等等,事半功倍,避免过度压力和不必要的拖延;
鼓励积极的应对策略:帮助孩子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如通过运动释放累积的压力、进行放松训练以平复紧张情绪、或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内心情感等,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缓解焦虑的方式。
3.为帮助青少年克服这些社交障碍,我们可以: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沟通能力:可通过家庭游戏、角色扮演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孩子提高表达和倾听的能力,加强与他人的互动;
提供支持和指导:教导孩子如何建立真实的友谊、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并时刻提醒他们,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是维系良好关系的关键。
4.为缓解青少年的抑郁情绪,我们应该:
提供安全的环境: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家庭的温暖中感受到无尽的爱与支持;
寻求专业帮助:当情绪障碍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可以前往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这些科室配备了专业的医务人员,能够提供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一般来说,大多轻度抑郁的孩子仅通过心理干预即可得到有效改善,而对于抑郁程度较重的孩子,则需联合米那普仑等抗抑郁药物,同时减少孩子抑郁症状和自杀倾向,帮助孩子走出抑郁的阴影。
5.为了解决网络成瘾,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创造健康的互动环境:通过主动关心和平等协商的方式限制和监督孩子的网络使用时间,鼓励他们走出虚拟世界,参与到实际活动中,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建立社交关系;
增强自我控制力:教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让他们了解沉迷网络的潜在危害,培养良好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
专家提醒:
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将预防关口前移,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医疗机构协同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重点关注情绪和行为的突然变化,尤其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情绪都比较低落、行为举止不同往常的状态。
关注生理方面的各项指标,尤其是“吃喝拉撒睡”有无异常。
重点关注孩子在学校学习以及与同伴交往的状态。
资料来源:人民论坛杂志网、人民网、小康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