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平台上一则“当班主任已经在抑郁的边缘,该如何自救”的话题最近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于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1998年至2022年间中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呈缓慢上升趋势。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一支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必须提升教师素养,而教师心理健康素养更是提升教师素养的关键。教师心理健康不是教师个人的事,而是一项涉及个体、群体、社会的系统工程,所以维护与增进教师心理健康需要统筹规划、标本兼治。
一要持续加强舆论引导。新闻媒体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大众正确认识教育,建立对学校教育效果的合理期待,防止社会和家长将教育责任无限转嫁到教师身上。引导社会关注教师需求,使大众理性看待教师职业,把教师当作有血肉、有情感的职业工作者,关心、保护教师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宽容、理解和关怀,避免以过高的道德标准苛求教师;还要引导教师正确认知职业角色,摒弃对“完人”“超人”等不切实际目标的追求,理解自身职业的特殊性,缓解、克服职业倦怠,增强职业幸福感。此外,敏感新闻发布须考虑对教师的影响,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自媒体的监管力度,防止不良信息过分夸大造成负面影响。
二要努力营造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工作环境。首先,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事项,减少教师事务性工作,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其次,转变教育评价理念,优化教学评比考核,改变单纯以学业成绩和升学率评估教师总体教学质量的方式,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性的教育评价机制。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干部选聘中,减少区域、城乡和性别差异,营造良好的专业成长氛围。再次,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明确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和边界,避免家长和社会舆论过度影响学校教书育人主责。最后,实施人性化管理,建立教师职业发展支持系统,帮助教师消除后顾之忧,增强职业获得感。
三要加快完善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职前,鼓励师范院校加强心理学专业建设,比如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公共必修课,确保师范生在入职前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适技能。职后,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将教师心理健康、危机心理干预相关知识和技能作为常规科目纳入培训体系并加以考核,提高教师心理调控、心理互助能力和应对突发心理危机的能力。
城乡均应建立学区层面的教师心理辅导中心,定期向辖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建档、监测、预警、咨询、督导等服务,教育管理部门也可以购买社会优质心理服务。在薄弱地区,应由相关管理部门统筹资源,借助数字技术建立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云平台,组建教师心理健康专业服务团队,聚集一批专家、学者定期举办讲座或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素养,习得心理问题应对技能。
四要全面开展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干预工作。制定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专门政策,设立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专项经费。建立教师心理危机筛查制度,定期进行心理危机筛查,将心理“体检”固化为常态动作。划定教师心理健康准入和退出标准,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须及时转岗。对心理亚健康或者出现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协助解决具体的困难或问题;支持教师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培训,增强教师对自身心理特点和职业性质的认识,掌握自我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提升对自身心理问题的疏导干预能力,有效塑造积极心态;引导教师主动加强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情绪调控的策略与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与和谐关系构建能力,有效管理压力,防止出现不良情绪和偏差行为。
五要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以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为榜样,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扬教育家精神,培养教师社会担当意识,激励教师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深化中国特色师德理论体系建设,推动各主体落实师德治理制度、弘扬教育家精神,避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教师能够把握教育家精神的实质并感知到教育家精神的感召力和引领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