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王女士和前夫离婚,为了争取女儿的抚养权,她毅然放弃婚姻财产,离婚后一贫如洗。经济压力与父母的不理解,让她精神负担沉重。王女士内向压抑,而女儿却开朗阳光,特别爱笑,学习成绩优异,在学校深受欢迎。连姥姥都说:“不像单亲家庭的孩子。” 然而,意外发生了,王女士接到学校电话,本应住校的女儿小梅竟躺在医院病床上,她用学校的碎玻璃割开了自己手腕上的血管。此时,王女士从医生口中首次听到 “阳光型抑郁症” 这个陌生词汇。
对此,霖夕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沈利莉老师做出专业分析和指导:阳光型抑郁症,是患者在抑郁的同时,表现出外向、积极的社交行为,展现阳光、快乐的一面,却将真正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隐藏起来。阳光型抑郁症是由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异常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由于王女士从事销售行业,常年高压,精神紧绷,离婚后心情压抑,对女儿脾气暴躁。发完脾气后,女儿会反过来安慰她,想尽办法逗她开心,直到妈妈露出笑容。面对妈妈的暴躁情绪,小梅懂事得不像她这个年纪。针对小梅的情况,沈利莉老师让王女士去医院精神科做检查,结果竟是中度抑郁。这些年,王女士一直未走出离婚阴影,尤其是一人赚钱养家,累到崩溃却无人依靠时。沈利莉老师说:“最好的抗抑郁药品,就是给孩子一个情绪稳定、快乐温暖的妈妈。度人先度己,先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
那么,做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1、试着调整你的声调。声调能传达情绪和态度。生气时我们语速快,音调上扬尖锐,不妨先冷静一下,在心里默数 1,2,3,让自己平静下来。声调平和一些,以开放的姿态让孩子感觉你乐意沟通,而非只是 “下指令”,这样孩子更愿意和你对话。
2、调节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如果生活和工作压力让你感到疲倦和沮丧,不妨面对镜子微笑,或做些轻松的动作。当情绪低潮时面对孩子的烦心事,眼看战火一触即发,那就先暂时打住,或暂时离开谈话的地方,倒杯水、上个厕所等。
3、放轻松。感到焦躁不安时,闭上眼睛,调整呼吸。也可以通过肢体伸展动作放松紧张的身体。感到愤怒时,在心里默唱一首欢快的歌曲。这些方法能很好地转移注意力,让心情轻松一点。
4、给自己安静独处的时间。平日生活压力大,加上照顾孩子的重担,总让家长们失去 “平静” 的日子。正因不得不面对生活,我们更需要在繁忙日子里找到安静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给自己留出一段时间,独自安静地做些事,告诉家里人不要打扰自己。
王女士调整好状态,向单位请了长假,订了两张去云南的机票。到云南后,娘俩住在玉龙雪山下的客栈,每天睁眼就能看到日照金山的美景。待了近两个月,母女俩进行了深刻沟通,小梅的情绪得到彻底释放。回到家,小梅积极配合治疗,吃药也不用催,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稳定。主动提起去学校,王女士仍不放心,“放心吧妈妈,我以后不会再做傻事了,生活那么美好。” 小梅说。
(本文系真实案例,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