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当今社会文化的多元交织中,papi酱曾推出一期聚焦现代女性话题的视频,其中提及了一系列针对现代女性的所谓“标准”。
诸如在身高维度,被限定在一个极为狭窄的区间,仿佛1米65至1米68才是恰到好处,过高或过矮都不符合要求;学历方面,硕士学历被视作理想标杆,不能偏高亦不可偏低;职业选择上,老师、医生、公务员成为了公认的最佳选项。在婚恋关系的构建上,倡导女性寻觅年龄稍长的伴侣,年龄差过大或过小均不被看好。甚至连生育年龄,也被框定在25岁到32岁之间,似乎逾越此范围,女性的身份完整性就会遭受质疑,“不生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这一观念如影随形,在社会中广泛流传并被部分人奉为圭臬。
那些执着于此类观念的人,将生育视为女性与生俱来且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对那些投身职场、暂未将生育提上日程的女性投以异样目光并加以冷嘲热讽。他们仅仅从生育功能的视角去评判女性,全然忽视了女性作为独立个体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与多元价值,把女性贬低为一种可用于交易衡量的物品,进而催生出一种以“拥有丈夫和孩子”为成功标志的片面评判体系。
令人痛心的是,在传播这种观念的群体里,女性竟也占据了相当比例。由此,我们不得不深入探讨女性“自我物化”这一严峻且亟待关注的现象。
2
究竟何为女性的“自我物化”呢?从本质上讲,就是女性将自身看作一个毫无情感与灵魂的物品。
这意味着她不再从自身的情感世界,如喜怒哀乐,个人喜好,像热爱与憎恨的事物,以及个人经历,诸如记忆和家乡等层面去探寻自身的价值根基。相反,她的价值判定全然取决于社会经比较后所制定的单一标准,就如我们之前所提及的,社会往往仅以生育价值来评判女性的全部意义。
而所谓的“自我物化”,进一步表明女性自身对这种外界强加的片面标准予以认同,并运用相同的标准对自己进行评估与衡量,竭尽全力去改变自身以迎合这种外界期待。例如,当女性也默认自己是一个可被打分的物体时,其作为人的主体性与独特性便逐渐被边缘化。她们开始简单且粗暴地为自身的一切特质贴上社会所认可的价格标签,一旦发现自身的“价格”不够理想,尚有提升空间,便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与不安之中。
在网络世界中,不乏一些博主宣扬这样的理论:教导女性如何精心雕琢自己的语言表达、行为举止以及外貌形象,其目的在于提升所谓的“分值”,从而增强对男性的吸引力,最终觅得理想伴侣。乍一看,这种理论似乎颇具合理性与可行性,仿佛女性通过主动运用这些技巧就能掌控自己的情感与社交命运,收获他人的青睐与认可。
然而,深入剖析后便会发现,实际上在这种看似主动的行为背后,女性的真正选择权早已旁落。女性仅仅是通过深入揣摩男性的心理与喜好,进而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们的期待,将自己置于被挑选、被评判的被动境地。
诚然,不可忽视的是,确实存在一部分女性在男权主导的社会结构难以短期内变革的大环境下,借助这些观念与方法,获取了她们梦寐以求的社会地位、美满婚姻或理想职位。但她们或许并未深刻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她们究竟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以及这种“自我物化”的逻辑思维究竟是如何在悄无声息中对她们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害。
首先,这类女性在这种自我物化的状态下,往往更容易陷入危险与困境之中。当女性依照社会所设定的准则,刻意展现出符合男性期望的女性特质时,例如温柔、乖巧、礼貌,甚至不惜表现出一种刻意的无知。尤其是在面对年龄较长、权势较大的对象时,她们可能会过度压抑自己的真实能力与智慧,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加愚笨或单纯。
这种角色扮演的行为模式无疑潜藏着巨大的风险隐患。例如在社交场合的酒桌上,由于过度遵循所谓的“礼貌得体”原则,女性可能会丧失及时且坚定地拒绝潜在恶意的勇气与能力。如此一来,便极有可能使自己陷入身心遭受伤害的危险境地,因为对方可能会错误地认为她们是乐于服从、缺乏主见的弱势群体,从而肆意妄为。所以说,自我物化使得女性在面对外界伤害时,防御能力被极大地削弱,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其次,自我物化还会导致女性被困于既有的价值评判体系中,丧失最为宝贵的自由。比如,一位女性若长期遭受社会舆论的压力与恐吓,便可能会盲目相信如果不迎合社会的期待,就等同于放弃了通往成功与幸福的捷径,就真的难以获取自己内心渴望的一切。
回顾我们自幼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与社会熏陶,其中充斥着大量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诸如“金戈铁马是男性的专属领域,而女性则应如公主般善良地遭受坏人伤害,然后在沉睡中静候王子的拯救,并最终以身相许”。这种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深深植入女性的潜意识,使她们错误地认为自己天生就缺乏征服世界的能力与勇气,唯有借助男性的力量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在这一过程中,女性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重的,她们失去了自由发展自我的机会,失去了自由拒绝不合理要求的权利,更失去了自由塑造并成为理想中自己的可能。
3
女性心理学家吉列根曾深刻指出:对于女性而言,最为悲惨的境遇并非是在社会中遭遇各种显性的歧视与不平等现象,而是在女性内心深处潜意识地承认并接受了这一切,进而产生对男性的过度依赖,主动将自身置于一种低等的地位,拱手将决定权让渡给男性,从而导致自身缺乏对自身价值的清晰认知以及对未来的信心与勇气。
这就如同一个人妄图借助他人的翅膀翱翔天际,却未曾料到最终的代价是折断自己的羽翼,失去独立飞翔的能力。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致使一部分女性陷入“自我物化”的泥沼呢?
其中一个极为显著的因素便是深受传统思维模式的深远影响。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与要求长期聚焦于家庭领域,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
在这种模式的主导下,人们在看待女性时,更多地关注其作为母亲或妻子的角色表现。社会也因此对女性在家庭层面寄予了诸多期望,例如期望女性能够将家庭放在首位,要做到体贴入微、贤惠持家,甚至肩负起传宗接代的家族使命。而众多女性自身也在潜移默化中对这种价值观表示认同。
然而,仔细剖析便会发现,无论是“贤惠”还是“顾家”,这些评价标准无一不是建立在女性为他人奉献与牺牲、照顾他人需求的基础之上,完全忽略了从女性自身的能力、才华、梦想等个体特质出发进行综合考量。这就直接导致在许多女性的认知体系中,结婚生子成为了人生的核心使命与终极目标,成为了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此外,当前婚姻市场中存在的不平等状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男性在婚姻关系的构建过程中似乎承担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压力,例如在大多数家庭中,普遍要求男方购置房产与车辆等大额资产。
在这种观念的误导下,男性被视为婚姻中的付出者与承压者,而女性则被错误地认为是通过提供生育能力来达成一种所谓的等价交换。这种错误观念的盛行,使得女性的生育能力被过度地强调与物化,成为了评判女性价值的唯一尺度。
再者,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也在无形中对女性施加了强大的心理暗示,成为推动女性自我物化的重要助力。在当今社会,时尚、美妆、保养、医美等行业蓬勃发展,而这些行业得以繁荣的底层逻辑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女性外貌与身体的物化之上。
不难发现,众多女性都曾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身体与外貌在各种场合被当作物品般进行评判与歧视。这种歧视性的压力来源广泛,既包括来自男性带有欲望色彩的审视目光,也涵盖了消费社会所营造出的无处不在的压力氛围。即便在没有男性眼光直接参与的女性专属社交领域或行业环境中,女性之间也会不自觉地展开攀比,例如比较谁的皮肤更加光滑细腻,谁的容貌更加美丽动人等等。
事实上,无论女性是出于上述哪一种原因而陷入自我物化的状态,其最终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导致自身发展空间被严重压缩。虽然不能一概而论地说选择自我物化的女性必然生活得不幸福,但毫无疑问的是,一旦选择了自我物化,就意味着主动放弃了自身无限的发展可能性,将自己的人生轨迹局限于一个狭小且由他人定义的框架之中。
4
那么,作为女性,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冲破这重重困境,掌握自己的命运走向呢?
首先,最为关键的是要从思想观念层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坚定地相信自己拥有无限的潜力与可能性,彻底摒弃那种以生育与否、婚姻状况来评判人生价值的狭隘观念。无论是秉持丁克主义、不婚主义的女性,还是性少数群体,她们都完全有权利追求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生活。我们不应被社会所倡导的所谓主流价值观所束缚,而应勇敢地突破常规,开辟出一条契合自身特质与内心渴望的独特人生道路。
其次,要持续不断地锻炼与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坚决抵制成为“自我物化”的牺牲品。女性无需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刻意降低自己的姿态,要深刻认识到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与智慧才华,同样能够创造出舒适自在且充满自主性的生活。诚然,奋斗的道路注定充满艰辛与挑战,但在这个过程中所收获的自主权利与自我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将会使我们的人生焕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位女性都必须深刻领悟到,生育与否、是否回归家庭,这些本应是基于个人自由意志的自主选择。无论处于何种年龄阶段,无论拥有何种身份背景,女性首先且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生活理念、人生规划与目标追求。女性所具备的生育能力以及家庭角色,仅仅是其丰富多彩人生画卷中的一部分元素,绝不能代表其生命的全部意义与价值。
诚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们可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环境的苛刻性,无法彻底消除社会中纷繁复杂的干扰因素与负面声音,也难以对消费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自身做起,从改变自身的观念与行为方式入手。
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真正地觉醒,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究竟是谁,自身的价值究竟体现在何处。不要被外界所设定的各种标准与模式所左右,不要为了迎合某种既定的观念而迷失自我。只有当我们真正地活出自我,才能在幸福悄然降临之时,拥有足够的底气与能力去紧紧地把握它。
愿每一位女性都能够始终牢记,先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而后再依据自己的内心意愿去扮演其他任何自己渴望成为的角色。这是女性作为独立个体所理应享有的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除非我们自己主动放弃。
(作者:沈利莉,霖夕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应用心理学硕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