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心领航(霖夕心理)  >  调查报告  >  列表

蓝皮书报告 | 2022年心理咨询工作者职业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2022年心理咨询工作者职业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心理咨询工作者伦理培训规范有待加强,专业胜任力有待提升,行业准入规范有待加强,杜绝行业虚假宣传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三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书中专题报告了《2022年心理咨询工作者职业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共有...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时间:2023年8月16日

乡村小学生问题行为突出 父亲教育投入有助于保护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系列报道之五中国网心理中国8月15日讯(记者苏向东 实习记者欧阳青青)与城市儿童青少年相比,乡村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资源较为匮乏,需要更多关注和重视。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专题报告《2020~2021年乡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乡村中小学生...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时间:2023年8月15日

蓝皮书报告|“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变化分析

作业量减少,运动时间增加,有利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全面发展,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时间:2023年8月15日

国民心理健康素养调查:加快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

——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系列报道之四中国网心理中国8月14日讯 (记者 苏向东)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专题报告《2021~2022年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指出,我国需加快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提升进程。报告称,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素养的功能不仅在于维护和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时间:2023年8月14日

蓝皮书报告 | 《2021~2022年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报告》

心理咨询工作者心理健康素养高于其他人群,各类人群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发布了《2021~2022年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报告》。该报告从学术的视角关注和分析了我国2021-2022年青少年、老年人、中...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时间:2023年8月14日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报告:本科生状况较差 应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系列报道之三中国网心理中国8月11日讯 (记者 苏向东)我国第三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其中分报告《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中,重点院校、本科学生的心...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时间:2023年8月11日

蓝皮书报告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2022年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受到生活方式影响明显,升学问题是风险因素,恋爱是大学生的心理必修课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三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书中报告了《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时间:2023年8月11日

国民心理健康报告:多子女家庭排行靠后的青少年抑郁风险更高

——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系列报道之二中国网心理中国8月10日讯 (记者 苏向东)我国第三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其中分报告《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需要进行有效...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时间:2023年8月10日

蓝皮书报告 | 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青少年抑郁风险检出率略有下降,西部、农村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较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三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书中专题报告了《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从学术的视角关注和分析了2022年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不同...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时间:2023年8月10日

蓝皮书总报告 |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现状、影响因素与服务状况

       原标题:蓝皮书总报告 |《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现状、影响因素与服务状况》:意识增强,表现乐观,需求多重,但职业和年龄差异明显2023年2月,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正式发布,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完成,全书由总报告、分报...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时间:2023年8月9日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工作倦怠加剧抑郁风险

——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系列报道之一中国网心理中国8月9日讯 (记者 苏向东 实习记者 欧阳青青)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日前发布。报告显示:成年人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青年为抑郁高风险群体。在诸多影响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中,工...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   时间:2023年8月9日

调查:越刷越心累 86.1%受访者漫无目的刷手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便捷。但源源不断的碎片化信息,也让很多人身心疲惫。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1%的受访者会漫无目的地刷手机。无节制刷短视频、过度关注“热搜”、过量浏览娱乐信息是普遍的不良媒介使用习惯。养成良好媒介使...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3年8月8日

数据调查:剧本娱乐成亲子关系新代沟

  制图:重庆外国语学校2024届2班李盈颖孩子的剧本娱乐,家长知多少了解不够,认可度不高,体验比例更低孙宏艳 范策以密室逃脱、剧本杀为代表的沉浸式娱乐发展迅速,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文化现象。据《中国沉浸式剧本娱乐行业研究报告》(2021-2022)显示,沉浸式剧本娱乐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从2018年到2021年,剧本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3年6月20日

2022年北京白领生活满意度指数2.61,心理健康满意度最高

1月12日,北京时间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2年北京白领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其中,工作满意度涵盖薪酬福利、培训学习、职位晋升和人际关系四个方面;生活满意度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性生活、阅读、休假、陪伴家人等六个方面。2022年北京白领工作满意度指数2.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白领...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   |   时间:2023年6月12日

年轻人社交新方式 72.6%的受访青年生活里有“搭子”

“饭搭子”“游戏搭子”“健身搭子”……这段时间,“搭子社交”的相关话题引发网友讨论关注。只要兴趣一致,不必十分相熟,只要节奏合拍,就能结伴出行……生活里,你有自己的“搭子”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6%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生活里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3年6月9日

最新民调:64.2%受访青年感觉存在“社交卡顿”

——六成受访青年认为当下一些社交目的性过强,为年轻人所不喜 编者按人,是社会的人。社交,是人的必需,不仅能为个体提供人际支持,还能带来精神理解、情感慰藉。对于处在恋爱、求职、择偶、婚育等人生阶段的青年来说,日常面对面的社会交流、交往,不仅不可或缺,更是无法替代的。最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一...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3年5月5日

七成受访青年感觉太多虚拟社交让人更孤独

 当下,不少年轻人线上“好友”越来越多,人却越来越宅。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1名18-35岁的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3%的受访青年认为太多虚拟社交让人更孤独。“找不到知心朋友却用喜欢独处来掩饰,这是真孤独”“以前大概一两周跟朋友见一次,后来疫情期间外出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3年5月5日

家长如何在生命教育中有所为

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更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领路人。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2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家庭开展生命教育,78.0%的受访者指出家长应懂得孩子是独立个体,应给予尊重,平等沟通。7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3年3月16日

67.7%受访者感到现在的孩子应对困难挫折的能力比以前弱了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衢州市委员会副主委陈玮建议,为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融入现有课程体系。随着近些年青少年自伤自杀现象频发,加强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2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7.7%的受访...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3年3月16日
地址:(太原)迎泽区万科紫院10号楼

电话:15343415201
邮箱:22392798@qq.com
3/18 AI聊天工具:情感支持的新选择,还是心理健康的潜在隐患?
“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是一个不会撒娇、没有分享欲、一点都... [详细]
3/18 心理诊室里的“医校合作” 打造心理疾病干预闭环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科诊室里,医生的鼠标被7岁男孩反复点击... [详细]
3/18 儿童心理咨询市场调查:收费高昂、从业者资质难断
儿童心理咨询市场调查:收费高昂、从业者资质难断
近年来,市面上涌现出一批儿童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孩子重建心理健... [详细]
2/16 网络心理测评工具存在局限性 娱乐化导向量表会产生误导
如今网上有很多心理测评量表,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心理测评... [详细]
2/16 专家谈“学习困难门诊”:成长问题与心理疾病需科学区分
近年来,陆续有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拒绝... [详细]
2/16 借哪吒破云之势 三招破解“开学综合征”
新学期即将到来,有些同学却被“开学综合征”绊住了脚... [详细]
2/14 如何守护“心灵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读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关注... [详细]
1/31 彭凯平: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提升心理韧性,获得个人成长?
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如何在逆境中不仅不被击... [详细]
1/31 热点访谈 | 从心理学视角看未成年人犯罪
□王淑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苑宁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 [详细]
1/20 出丑效应,为什么大家都爱“显眼包”
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做了“显眼包”,没关系,他不是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