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心领航(霖夕心理)  >  热点聚焦  >  列表

教师惩戒权被官方支持,会有助于缓解教师心理压力吗?

我国第40个教师节来临,近年来,尽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教师作为学生成长中的关键角色,其心理健康问题仍常常被忽视。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于2023年的一项调查研究针对1998年至2022年间中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过去24年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且这种趋势可能在未来一段时...
来源:羊城晚报   |   时间:2024年9月11日

电话那头的陌生人:心理援助热线“成长记”

  “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总有人守护着你。” 辛殿(化名)在网上搜索“自杀”时,这句话跳入了眼帘,下边就是北京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010-82951332。点击展开,还有全国多地心理热线。 辛殿没有当即拨打热线,他长出了一口气:“有被温暖到,原来自己并未完全被抛弃。” 《...
来源:澎湃新闻   |   时间:2024年9月11日

开学了,如何帮孩子渡过寄宿带来的心理难关

开学了,又一批学生离家开始集体生活,成为寄宿生。 在网络上,一些早已离开校园的网友诉说着寄宿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在现实中,寄宿的学生正在经历适应集体生活、培养自理能力、消解分离焦虑情绪的过程,隐秘的心事在夜里悄悄生长。 当孩子面临不得不寄宿的情况,家长和学校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更好地、健康地适应寄宿生活...
时间:2024年9月6日

青年养老院:心身疗愈的“桃花源”还是营销噱头?

“青年养老院”在我国悄然兴起,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这种新型休闲方式究竟是一种心身疗愈的新途径,还是商家炒作的噱头? 养老院,顾名思义,是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场所。青年养老院则主要面向年轻群体,为他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体验慢生活的空间。目前,我国郑州、云南、重庆、合肥等地已开设多家青年...
时间:2024年9月6日

校长如何有效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与保障,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工作积极性、身体健康与家庭和谐,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乃至成长发展等带来深远影响。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也是保障本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深入了解本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时间:2024年9月5日

开学在即,看抑郁症的家庭又多了|走近抑郁的少年

开学在即,看抑郁症的家庭又多了|走近抑郁的少年
‍医生:“你最近怎么样?” 女孩(12岁):“我越来越讨厌我的父母和老师。” 女孩(初二):“好多了,因为做了两次家庭心理治疗。” 女孩(初一):“复诊第三次,9月份去学校。” 医生:“开学之前再来一次吧。” 8月下旬,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门诊,人又多起...
来源:央视新闻   |   时间:2024年8月31日

拒绝成熟、自我中心,为何越来越多人“长不大”?

受访专家: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潘霄 何谓“成年”?社会学的标准包括离开父母、离开学校、全职工作、经济独立以及结婚生育等。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表现出“拒绝成年的姿态”。美国和日本的相关研究发现,他们中男性居多,年龄大多在18~30岁,他们抗拒社交活动、无法自力更生、...
来源:生命时报   |   时间:2024年7月31日

走近“茧居”的沉默少数,社区精神康复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走近“茧居”的沉默少数,社区精神康复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我们8月底前见一面可以吗?不用在您家,选一个您和孩子都适应的地方就行。”社工朱杏在电话这头说。 电话那头,是凯凯母亲长久的沉默。 朱杏,是参与普陀区甘泉路街道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的社工。这个项目开展近两年,有欣喜的突破,但难题也无处不在。 最大的难,就是精神障碍病人与家属的病耻感,使其...
时间:2024年7月31日

热点观察 | AI心理医生,能低成本缓解焦虑吗?

AI心理服务目前主要集中在情绪管理、压力缓解、心理评估、自助疗法等细分领域通过算法识别、筛选、分析出社交媒体上的疑似自杀风险信息,发现高风险有自杀倾向的人群后组织人力实施救援,尽可能找到其亲朋好友,预警并采取相应救援行动……日渐成熟的AI技术在心理方面的应用逐渐深入。2022年发布的《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显示...
时间:2024年7月29日

心理中国论坛 |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心理健康:机遇与挑战并存

原题: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领域在这个信息爆炸、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心理健康服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技术视角:AI如何重塑心理健康服务人工智能技术,...
时间:2024年7月22日

心理中国论坛 | 聚焦青年“MBTI热”现象 警惕过度沉迷的危害

原标题:i人,e人?  青年“MBTI热”现象的分析与审思摘 要:以心理学人格测试量表属性问世的MBTI,在当下主要以青年社交娱乐方式的属性走红网络。青年的“MBTI热”现象反映了青年渴望认识自己、寻求归属和认同、释放情绪和压力等客观现实需求,青年借助MBTI,希望实现深度认识自己、找到社会认同、进行高效交往、衍生...
时间:2024年7月16日

鱼龙混杂、费用高昂 心理咨询如何抚慰人“心”

鱼龙混杂、费用高昂  心理咨询如何抚慰人“心”
6月底,《三联生活周刊》发文,讲述了一名重度抑郁的95后年轻人因支付不起高昂的心理辅导费用,开始药物治疗并探索自我疗愈的过程,随即登上微博热搜,部分网友表示“终于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也有人开始为其出谋划策,以期找到更好的治愈手段。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人关注。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
时间:2024年7月11日

站上人生新关口 !毕业季,如何应对“戒断反应”

原标题:毕业是一场巨大的“戒断反应”“各位同学,离校系统今天中午开放,请同学们及时按照系统提示提前完成离校流程,如图书归还、欠费缴纳等手续。”李睿琦点进年级群,辅导员的新通知出现在屏幕上,这一刻,他意识到自己彻底毕业了。李睿琦是法学专业大四学生,毕业前的几个月,他感到焦虑、烦躁,难以入眠。4年的大学...
时间:2024年7月3日

心理观察 | 冷亲密:爱一个人越来越难了吗?

在消费文化盛行的当下,人与人相识的机会和方式越来越多,互联网为我们打开了海量选择之门和速配按钮。但无论是选择进入还是持续发展一段情感关系,似乎都门槛高企。更简单来说,爱一个人正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在法国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斯的书中,被称为“冷亲密”:在市场机制和消费文化裹挟下,在技术加持下,我们与人相识...
时间:2024年7月2日

“社会情感”学习玩具,如何守护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近期,乐高集团宣布在乐高好朋友系列推出十周年之际,开启该系列的全新故事篇章,除了推出全新人物角色,还与吉娜·戴维斯媒体性别研究所合作,为该系列设计了全新故事线以及关于这些新角色的衍生动画片,让整个系列所传达的内容更具亲和力、包容性,并且能够反映儿童在真实生活中的经历。据财联社消息,为支持新一代乐高好...
时间:2024年7月1日

广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立法引关注 官方答记者问

◉《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阅读量达2500万人次,讨论文章1700多篇。该征求意见稿引起热烈关注,并在微博、抖音等平台生成热门话题。◉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中小学生手机的管理问题,预防校园欺凌,解决有心理问题学生的诊治难问题。◉广州以立法形式在全国率先回应了学生心...
时间:2024年6月21日

第一批00后开始植发“颜值经济”下的男性容貌焦虑

刚过去的这个周日,不仅是父亲节,也是世界无脱发日。两个节日并存于同一天,它们的关联性也一目了然。据卫健委近年来发布的《中国人头皮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现存脱发人群已经超过2.5亿人。这其中,男性脱发者占65%。而卫健委公布的另一个数据更触目惊心:在脱发人群中,30岁前脱发的比例高达84%,较上一代的脱发年...
时间:2024年6月21日

拿得起放不下,影响大脑和社交 短视频上瘾怎么破?

短视频又被“锤”!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喜欢刷短视频,且受访者年龄段越低,刷短视频兴趣越高;近七成受访者感到自己过度刷短视频。短视频沉迷并不是新问题。近些年关于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话题,一直受到关注,虽然一些平台推行了防沉迷模式,但从实际效果看,似乎至今未有真正可行的解决方法。对处于...
时间:2024年6月18日

当心理学装上了AI的大脑,学科将去向何方

“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进化十字路口。”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刘嘉认为,人工智能(AI)的出现将提供一个全新的互动。“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借助它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把握认知边界。”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为了推动心理与认知学科发展,前不久,两所高校接连宣布成立相关院系:4月初,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心理学院,开...
时间:2024年6月17日

大山书院里的疗愈:打开抑郁孩子们的心门

书院的学员在基地农耕。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书院。 书院的学员在搭建竹屋。1在距离杭州建德市40多公里的一个村庄,有一处院落,这里三面环山,石子路两旁的木屋和白色楼房里,住了三四十个人,十几个家庭。他们并不是游客,而是一群老师和抑郁的孩子及家人。天气好时,他们在户外的长桌上就餐,在摇晃的铁皮椅子上看书...
时间:2024年6月13日
地址:(太原)迎泽区万科紫院10号楼

电话:15343415201
邮箱:22392798@qq.com
3/18 AI聊天工具:情感支持的新选择,还是心理健康的潜在隐患?
“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是一个不会撒娇、没有分享欲、一点都... [详细]
3/18 心理诊室里的“医校合作” 打造心理疾病干预闭环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科诊室里,医生的鼠标被7岁男孩反复点击... [详细]
3/18 儿童心理咨询市场调查:收费高昂、从业者资质难断
儿童心理咨询市场调查:收费高昂、从业者资质难断
近年来,市面上涌现出一批儿童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孩子重建心理健... [详细]
2/16 网络心理测评工具存在局限性 娱乐化导向量表会产生误导
如今网上有很多心理测评量表,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心理测评... [详细]
2/16 专家谈“学习困难门诊”:成长问题与心理疾病需科学区分
近年来,陆续有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拒绝... [详细]
2/16 借哪吒破云之势 三招破解“开学综合征”
新学期即将到来,有些同学却被“开学综合征”绊住了脚... [详细]
2/14 如何守护“心灵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读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关注... [详细]
1/31 彭凯平: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提升心理韧性,获得个人成长?
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如何在逆境中不仅不被击... [详细]
1/31 热点访谈 | 从心理学视角看未成年人犯罪
□王淑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苑宁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 [详细]
1/20 出丑效应,为什么大家都爱“显眼包”
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做了“显眼包”,没关系,他不是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