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心领航(霖夕心理)  >  热点聚焦  >  列表

热点观察 | 如何面对婚姻中的“孝心外包”现象?

最近听到一个很火的词——“孝心外包”。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本应尽的孝心,完全移交到另一半身上:要求伴侣伺候自己的爸妈,自己却在家当甩手掌柜;指责伴侣不够体谅老人,自己却每天抱怨自己的爸妈;PUA伴侣“我爸妈就是你爸妈”,自己却把伴侣的爸妈当外人防着……无论男女,都对伴侣的“孝心外包”行为,感到非常无奈...
时间:2024年4月22日

心理观察 | 当年轻人爱上“淡人” 内心充满秩序感

编者按据说继“i人”和“e人”之后,“淡人”成为2024年一种新社交人设,许多年轻人自称患上了“淡淡综合征”。跟积极热烈、性格外放的“浓人”相反,“淡人”的精神面貌是淡淡的,感情是淡淡的,工作是淡淡的,甚至对待人生大事都是淡淡的。很多人表示自己成为“淡人”之后,在工作上不卷了,社交变得更简单了,转而有更多...
时间:2024年4月19日

AI实测 | 升级版AI心理咨询师 能解决情绪困扰吗?

一年前,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软件的走红,AI心理咨询师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这一年,人工智能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AI心理咨询师相较一年前水平如何?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实测发现,如今的AI心理咨询师在对话中更像是一个“人”,它学会了聆听,会先安抚求助者的情绪。心理咨询师陈志林告诉记者,如今的AI变...
时间:2024年4月16日

热点观察 | 心理咨询是中产的“解药”吗?

都说当下的中产开始逐渐焦虑,患上了“心病”。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找一个能够替自己排忧解难的心理专家,打一通预约电话,在某个不算匆忙的下午,抽出一个小时,来一场沉浸式的心理介入,当你走出心理咨询室的时候,世界又焕发了新生。这是不少电影和剧集里司空见惯的场景。电影《心灵捕手》剧照。在许多西方国家,...
时间:2024年4月15日

重庆女子高空抛子致死|关注四类躁狂症高发人群

原题:重庆一女子突发躁狂将幼子从22楼抛下心理专家:这四类人群为躁狂症高发人群据重庆巴南警方通报,4月1日7时许,巴南区人何某  (女,37岁)在渝南大道一小区22楼家中突发躁狂,持菜刀将其婆婆砍伤后,将3岁幼子从窗户抛下坠地身亡。目前,伤者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无生命危险。何某已被警方控制,亲属邻居反映其近期...
时间:2024年4月2日

“AI复活”生意兴起 心理专家:形式如同网络海洛因

近日,一项名为“AI复活亲人”的服务在电商平台上悄然兴起,随着清明节的到来,这项技术和服务引发广泛关注。据了解,这项服务通过AI技术,将已故亲人的影像、声音等进行数字化处理,重现他们的形象,给亲人以慰藉。“AI复活”生意兴起记者在淘宝平台搜索“AI复活亲人”关键字,近百款“商品”出现在页面上。大部分“商品”...
时间:2024年3月29日

案例解析|校园欺凌亲历者:身体脱险 心理仍发炎

在话题“你们有被校园霸凌的经历吗?”下,一些网友主动揭开儿时记忆里的伤疤,上千条的跟帖和回复中,被孤立、被排挤、被打骂的经历令人触目惊心,但这也只是校园欺凌的冰山一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公布的144个国家的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学生中,平均每3个学生就有1个遭遇过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发生得“毫无缘由”“...
时间:2024年3月27日

守护“心”健康——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观察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不仅是医疗卫生问题,更是民生和社会问题,关乎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如何?怎样发挥作用?未来如何发力?3月20日至22日,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单位在山东省滨州市举办首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首届“全国...
时间:2024年3月25日

如何解决青少年的 “心”问题?专家给出“特效药”

原题:打开青少年“心”问题的钥匙在哪里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今年全国两会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全国政协专门召开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青少年成长”为主题的教育界别协商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协商会上表示,教育部将秉持科学的态度抓住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
时间:2024年3月18日

心理聊吧|年轻人为何热衷找“电子爸妈”?

“孩子,今天妈妈教你各种蔬菜怎么切”“孩子,今天妈妈教你洗羽绒服小技巧”……网络博主小琳妈妈每个视频开头都是这样温柔慈爱的开场白,上百万网友学到生活小技巧的同时,也在评论区喊其“妈妈”。再看另一个账号,一对中年父母对着镜头这么问:“女儿啊今天没受委屈吧?累不累啊?”“宝贝回来啦,咋哭啦?谁欺负你了跟...
时间:2024年3月13日

两会聚焦丨如何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比例高于成年群体,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其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时间:2024年3月11日

热点观察|全国两会关注"心理疾病治疗"纳入医保 仍面临挑战

随着社会对心理疾病的重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将心理疾病治疗全面纳入医保成为了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副主委施卫东表示,近年来,焦虑障碍和抑郁症等常见心理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因此,他建议将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纳入医保特殊病种补贴,进一步降低患者经济负担。长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时间:2024年3月11日

两会声音|破解青少年的“心”问题 “红孩子”现象不容忽视

3月7日下午,北京,全国政协教育界别协商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港专学院校长陈卓禧发言分享香港在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经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代表委员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学生的身心健康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目...
时间:2024年3月8日

心理聊吧|亲子关系如何消除“窒息感”

继《欢乐颂》中樊胜美母亲、《都挺好》中苏明玉母亲之后,《烟火人家》中李衣锦母亲,为荧屏奇葩母亲形象再添经典一笔。这位令人窒息的母亲在与女儿的相处中,随处可见比较、不信任、强势等生活细节,在社交媒体引发众多网友讨论。如何避免没有边界感的亲子关系?记者采访了心理专家。极品母亲,没有“精神断奶”剧中孟明玮...
时间:2024年3月6日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为开学第一课

从假期进入学期,不少孩子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等表现,有人称之为“开学综合征”,为此很多学校把心理健康作为开学第一课。而对于一些留守在农村的孩子来说,除了要与假期告别,还要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告别。失落、伤感,各种情绪,五味杂陈,他们的心理状况更加值得关注。新学期前,许多省市相继推出了提升农村留守...
时间:2024年3月4日

直播扫描:警惕心理情感咨询变成“情感生意”

“1个月赚30多万元”“起号1年挣2500万元”。今年春节期间,媒体记者观看近30场情感咨询类直播发现,一些主播以心理咨询、情感咨询为名头做起了“情感生意”,通过直播连麦、授课短视频等形式输出不良恋爱观,教女性如何找“金主”、拿捏男人;针对男性的主播则在“指导”男性如何用手段拿捏女性,否定真诚在情感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4年3月1日

心理观察 | 年轻人都想上岸,“岸”的尽头是什么

大三学生范小雅为了毕业后能成功“上岸”游戏公司,拼命刷了3段实习经历;大四学生闻铭参加完2023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在等待“上岸”的审判;齐鹿路则从研三上学期开始找工作,海投94份简历,经历52场笔试、20场面试,最终成功“上岸”某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在夸克联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发布的《2023年轻人搜索关键词报告...
时间:2024年2月29日

心理解读:穿丑衣服拿外卖袋 上班族告别精致穿搭?

最近,就在春节假期新中式风兴起,马面裙热销的同时,许多人迅速切换到上班模式。画风突变,上班族“恶心穿搭”引发热议,“包治百病”的女生不知从啥时候开始提溜着塑料袋和外卖袋就出门了。这届网友怎么了?心理专家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年轻人上班穿搭的风向变了在这个热门话题中,与精致OL不沾边,说起上班的装备,有...
时间:2024年2月29日

拖延症是对自己不够“上心”? 如何有效应对?

继开学大军连夜加班加点赶寒假作业,这些天不少大学生也在社交平台表示,论文开题这些寒假应该搞好的事情,也还荒着,自己的拖延症很严重了。记者在网上看到,很多个话题小组带有“拖延症”标签,大家分享自己的拖延症故事。拖延症的话题常谈常新,最新流行的说法是,“拖延症的原因之一是对自己不够上心”。对很多人来说,...
时间:2024年2月28日

热点观察 | 面具下的单身生活—— 假性不婚族

单身生活在当今社会中已经不再是反常或者特别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保持单身,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享受到自由和独立。逐渐地,一部分人萌生了不婚观念,他们日益深刻地意识到婚姻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追逐的梦想。然而,近年来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所谓“不婚族”,让这个群体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尊贵的面纱。他们表面上无所谓婚...
时间:2024年2月27日
地址:(太原)迎泽区万科紫院10号楼

电话:15343415201
邮箱:22392798@qq.com
3/18 AI聊天工具:情感支持的新选择,还是心理健康的潜在隐患?
“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是一个不会撒娇、没有分享欲、一点都... [详细]
3/18 心理诊室里的“医校合作” 打造心理疾病干预闭环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科诊室里,医生的鼠标被7岁男孩反复点击... [详细]
3/18 儿童心理咨询市场调查:收费高昂、从业者资质难断
儿童心理咨询市场调查:收费高昂、从业者资质难断
近年来,市面上涌现出一批儿童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孩子重建心理健... [详细]
2/16 网络心理测评工具存在局限性 娱乐化导向量表会产生误导
如今网上有很多心理测评量表,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心理测评... [详细]
2/16 专家谈“学习困难门诊”:成长问题与心理疾病需科学区分
近年来,陆续有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拒绝... [详细]
2/16 借哪吒破云之势 三招破解“开学综合征”
新学期即将到来,有些同学却被“开学综合征”绊住了脚... [详细]
2/14 如何守护“心灵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读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关注... [详细]
1/31 彭凯平: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提升心理韧性,获得个人成长?
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如何在逆境中不仅不被击... [详细]
1/31 热点访谈 | 从心理学视角看未成年人犯罪
□王淑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苑宁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 [详细]
1/20 出丑效应,为什么大家都爱“显眼包”
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做了“显眼包”,没关系,他不是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