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心领航(霖夕心理)  >  热点聚焦  >  列表

观察:利用假期释压 “心灵疗愈”风靡年轻群体

春节假期,从深圳回乡过年的游协臻选择在一家芳草精油按摩馆与姐妹们聚会。“环境舒适又私密,精油的芳香弥漫整个屋子,边聊天边放松,感觉很解压。”在长沙市开福区一家颂钵音疗馆,颂钵音疗师魏庆宏明显感觉到,客流量随着春节假期的来临而增大。他在工作时,会先向客人介绍环绕在自己身边的大大小小近20个钵体,带他们做...
时间:2024年2月22日

心理学家分析“上海女教师出轨学生”:女教师心理问题更凸显

近日,网传上海市第二中学一女教师被丈夫实名举报出轨16岁学生。2月19日,上海市第二中学发布情况通报称,学校高度重视,并已第一时间对涉事教师予以停职。事件发生后,多张女教师与高一男学生的聊天截图在网络传播,不仅引发了广泛社会关注,也引起许多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探索和讨论。在这起事件中有哪些心理健康问题值...
时间:2024年2月22日

经济下行如何影响国民心理健康?如何有效应对?

原题:经济下行期如何关注心理健康健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经典问题,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结构变化的新阶段,这一问题被赋予了新涵义。进入2024年,国内互联网企业的“降本增效”浪潮仍在进行。近日,北京某家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家巅峰时期拥有超过2000名员工的公司,如今仅...
时间:2024年2月7日

4年融资84起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行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随着政策层面推进,我国精神心理健康行业愈发受到创业者、资本以及民众的重视,与之相应,精神心理行业的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体量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2023年,我国精神心理健康领域共完成84起融资。需求增长叠加政策助推,资本闻风而动,精神心理健康行业正走入发展快车道。2月2日晚间,德展健康发布公告称...
时间:2024年2月5日

艺术何以“疗愈”?行业“鱼龙混杂”亟需规范

  刘嘉正在开展艺术治疗工作坊 记者 陈晓楠 摄  WABC学员小龙的画作 受访者提供去年年底,刚从美国回到深圳的艺术治疗师刘嘉策划了一场半公益性质的6人团体艺术治疗工作坊。平时一对一的治疗,每小时收费1千元;而这场6人参与、持续3小时的团体治疗,每人收费88元。这天,治疗师给出题目:画出自己和他人眼中的“我”、...
时间:2024年2月2日

剧终诱发分离焦虑 追剧族如何走出“电子失恋”?

新年伊始,影视剧浪潮迎来了一波小高峰——《繁花》《大江大河3》《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热门剧集层出不穷,观众纷纷“上头”。当剧情终于走到了结局,你是否依旧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并伴随着某些“后遗症”:每日固定时段追剧的小期待不复存在,内心怅然若失,忍不住反复回溯心爱的剧集片段,早已忘记追剧前的日子如何...
时间:2024年2月1日

年轻人情绪差、记忆力下降 专家给出“加强心理韧性”处方

年轻人健康困扰记忆力下降排第一位,专家给出“加强心理韧性”处方“今天是这儿,明天是那儿,突然就不舒服了。”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年轻人的各类健康困扰中,记忆力下降(43.4%)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情绪差、不稳定(42.2%),免疫力下降(41.9%)排在第三位。上...
时间:2024年1月26日

大学生“向上社交”:功利工具还是成长利器

那年杨开开才念大一,被安排去某评选会当观众。中场休息时,她和旁边的女孩闲聊,发现是同学院的大三学姐,便主动加了对方微信好友。后来她才知道,这位学姐是国家奖学金得主,科研经验非常丰富。到了大二,杨开开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向她咨询,学姐很大方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还将之前参赛的项目申报书发给她,帮助杨...
时间:2024年1月25日

直面焦虑“黑洞” 中国青年群体掀起治愈系文化风潮

原题:青年群体为何流行治愈系文化【摘要】焦虑成为现代人常见的心理状态。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矛盾性,引发人们的失落感、不安全感、恐惧感、孤独感和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感,催生了精神内耗。与此同时,网络平台日益扩大的“网晒”文化与自媒体的焦虑贩卖导致焦虑传播链条延伸。面对焦虑“黑洞”,年轻人没有选择逃避,人...
时间:2024年1月19日

从网络发展到线下 年轻人为何如此热衷社交“夸夸”

Fiona参加线下夸夸会网络夸夸群阿雯参加线下夸夸会青春派潮流“你好漂亮!”“你好有才华!”“你真聪明!”几个年轻人聚在咖啡馆这样的公共空间里,相互夸赞对方的外貌、才智、创造力……近来,全国多个城市陆续流行起“夸夸会”活动。这种“夸夸”社交文化带着熟悉的味道。四年前,发酵于高校的“夸夸群”,一度在网络平...
时间:2024年1月16日

热点观察:“文字讨好”,是礼貌还是过度社交

刘熙已经在微信对话框纠结了整整5分钟,还没发出去一条信息。她准备向一位刚认识的师姐寻求帮助,却担心过于唐突引发对方不快。在反复打字再删除后,她在原本一句话就可以说完的句子里,加入了3个“~”委婉语气、两个emoji符号表示“可怜”,还在结尾加了3朵玫瑰花和3个感叹号强调感谢。按下发送键后,刘熙长舒了一口气,...
时间:2024年1月9日

体验近乎心理咨询 情感型聊天AI如何“安抚”年轻人的心

最近,一款名叫Pi的情感型聊天机器人受到不少年轻人追捧。有人把它当作知心朋友分享喜怒哀乐,也有人获得了类似心理咨询的服务体验。实际上,这并不是第一款主打“情绪价值”的聊天机器人。国内外科创公司先后布局情感AI赛道,推出了微软小冰、Glow、character、Replika等聊天陪伴型App。新型人机关系在吸引资本投入的同时...
时间:2024年1月5日

关注呵护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求

原题:呵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精神世界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作为儿童群体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独特的群体意义。让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安全有保、亲情有护、心理有依、发展有托,切实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是民生、法治、教育需要共同面对的现代社会问题。日前,民政部联合14个部门印发了《农村留守儿...
时间:2024年1月4日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自救 从接纳与面对开始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人们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也越发深入。但不少人依旧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得病”,这使他们真的遇到心理问题时,一拖再拖,难以自救。刘欣怡从研一入学便开始做辅导员。最初,她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可以像本科做组长时一样得心应手。没想到,不到一个学期,她就被繁杂的任务折...
时间:2023年12月22日

事关千家万户 学生心理健康为何成为国家战略?

日前,教育部发文决定,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并据地理区域划分5大片区,每学年对片区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一次评估。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系列计划出台,标志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一项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抽样数据显示,2019至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2021至2022年青少年抑郁...
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热点观察:心理咨询市场汹涌澎湃 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建立

原标题:“速成版”心理咨询师能治“心病”?心理咨询乱象亟待规范在心理咨询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该行业乱象频出:服务充斥坑钱套路,消费者隐私存在泄露隐患,被侵权后难以维权为了挽回前男友,山东姑娘吴梦向一家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购买情感挽回服务,总计花费3.5万元,但直至服务结束,她也没能挽回前男友,还被建...
时间:2023年12月15日

心理咨询涌入普通中国人生活视野 “叫好不叫座”

原标题:“叫好不叫座”的心理咨询心理学从来没有轻松的时刻,一直在大海里漂流,一直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甚至也没有自己归属的彼岸,很难出现现象级的需求最近十年,以前更多出现在电影里的心理咨询,越来越进入普通中国人的生活视野。心理咨询平台“简单心理”在2021年1月12日发布了《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这份报...
时间:2023年12月15日

新型性别暴力悄然出现 聚焦“网络约会暴力”

原标题 网络约会暴力:定义、现状与应对编者按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互联网、社交媒体成为青年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与科技无疑为青年人恋爱交友开创了新的机会,并为青年人寻求、发展和维持亲密关系提供了顺畅的平台。然而,便捷科技也引发了亲密关系的暗面,运用网络监控、孤立、控制、威胁对方正在变得更...
时间:2023年12月13日

年度流行语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理需求?对话专家唐义诚

现在进入到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在这一年中,有哪些词语萦绕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呢?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村超、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都上榜了。当中有几个与人们的情绪或心理状态有关,像是情绪价值、显眼包、多巴胺穿搭、多巴胺休假,质疑××,理解××,成为××等等...
时间:2023年12月11日

青少年面临多重心理困惑 何以疏解“少年愁”

前不久,一则关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爆满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与这则新闻相关的话题“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也登上社交媒体平台热搜。焦虑、抑郁、厌学……越来越多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消息涌入人们视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参与调查的超3万...
时间:2023年12月8日
地址:(太原)迎泽区万科紫院10号楼

电话:15343415201
邮箱:22392798@qq.com
3/18 AI聊天工具:情感支持的新选择,还是心理健康的潜在隐患?
“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是一个不会撒娇、没有分享欲、一点都... [详细]
3/18 心理诊室里的“医校合作” 打造心理疾病干预闭环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科诊室里,医生的鼠标被7岁男孩反复点击... [详细]
3/18 儿童心理咨询市场调查:收费高昂、从业者资质难断
儿童心理咨询市场调查:收费高昂、从业者资质难断
近年来,市面上涌现出一批儿童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孩子重建心理健... [详细]
2/16 网络心理测评工具存在局限性 娱乐化导向量表会产生误导
如今网上有很多心理测评量表,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心理测评... [详细]
2/16 专家谈“学习困难门诊”:成长问题与心理疾病需科学区分
近年来,陆续有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拒绝... [详细]
2/16 借哪吒破云之势 三招破解“开学综合征”
新学期即将到来,有些同学却被“开学综合征”绊住了脚... [详细]
2/14 如何守护“心灵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权威解读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关注... [详细]
1/31 彭凯平: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提升心理韧性,获得个人成长?
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如何在逆境中不仅不被击... [详细]
1/31 热点访谈 | 从心理学视角看未成年人犯罪
□王淑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苑宁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 [详细]
1/20 出丑效应,为什么大家都爱“显眼包”
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做了“显眼包”,没关系,他不是在... [详细]